老侯扶母亲安坐在餐桌前,老太太看着满桌的菜肴,高兴的嘴都合不上“这麽多好吃的,呵呵。”“妈,这是给您带的好酒,茅台。”“这麽好的酒,喝了真可惜了”老太太心疼的说,“妈,你都多大岁数了,吃了一辈子苦,享享福吧!”老侯和母亲连碰俩杯,酒助人性,老太太高兴的打开了话匣子:“打仗时,有一次陈毅司令员还请我们喝过酒呢!我差点喝醉了!”“是吗!?”“当然了,我还是战斗英雄呢!”……“妈,你多吃点肉,人老了,要多吃点肉。现在大多数人有个误区:认为,年纪大了,多吃素为主,其实是错误的。国外早就报道了……”“俺儿是大科学家,我相信。多吃肉、多吃肉!”看着八十老母亲,香甜的啃着鸡腿……看着老母亲满头白发和满脸岁月苍桑,老侯不知为什麽,视线模糊了,那件刻骨铭心的记忆,浮现眼前……
……小时候,妈妈上班很远,工作很忙,每天晚上,老侯和姊妹几人,就像巣里的小鸟,焦急等待叼食回家喂它们的老鸟样等待母亲回来。有一天,妈妈因为工作很忙,回来很晚。姊妹几人饿得肚子咕咕叫,妈妈到家后,顾不得休息,赶紧做饭。当饭端上桌后,姊妹几人狼吞虎咽……此时妈妈才长长喘口气儿……“妈,我们班有个同学,特可怜,都腊月啦,没棉衣穿,只穿了件绒衣。”上高中的大姐,用谈新鲜事儿的口气跟妈妈讲。“怎麽回事?”“听说他是个孤儿!听说,今年过春节都没地去。”大姐又补了一句。只见妈妈叹口气,愣愣神,放下筷子,转身走了……
夜里,老侯起夜,看到爸爸妈妈房间的灯还亮着,凑着门缝瞧了一眼,只见灯下妈妈在缝着什麽?……老侯打个哈欠,回屋睡觉去了。清晨,姊妹几个坐在小凳上吃早饭,妈妈走过来,把一块布包着的东西递给大姐,“把这件棉衣给你那同学,大冷的天,别冻着了。对了,叫你同学春节来咱家过!”说完,妈妈急丛丛地上班去了……才七岁的老侯这才明白,妈妈一夜未眠,为姐姐同学赶制了一件棉衣啊!……一粒种子就这样种到了幼小的心灵里,那样的深、那样的……虽然,没有岳母刺字的壮烈激怀,但却那样的润物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