❸
某个下午,办公室里大家都在吃零食,突然听到一阵声音从走廊尽头传来:“哇,这什么啊……”
抬头一看,有个同事抬着一个大箱子从门口姗姗走来。
“电烤箱,我刚从前台看见了,一直放着没动,原来是琪琪的啊!”
“现在电烤箱都巨便宜我跟你们说,我在家也经常用。”
“将来,我要有自己一窝,我也学着烘焙。”
“我不,我不爱吃甜食。要我我就天天做鸡翅,要么就做烤鱼。”
……
我专心地看着电脑屏幕,耳朵里却都是姑娘们喋喋不休的议论。
我知道,琪琪也是租的房子,不同的是,她一直是和男友一起合租,朋友圈每日晒的也都是小情侣那些该有的甜蜜——特别普通的小甜蜜。
之前团建的时候,她就说,北京的房价太贵了,就算俩人结婚了也不准备在北京买房,合租一个条件不错的就行。
她是UI设计,男生是码农,俩人一年赚三十万没什么问题,往后会更多。如果没有意外,她俩会在老家结婚买房,然后漂个七八年,等到小孩上学了,就直接回去工作。
后来再和她闲聊,才知道他俩已经领证住在一起了,租了一套更大更好的房子做婚房,房子和房东签的长约,5年。
房子离我们公司很近,琪琪每天上下班走路就可以,所以家里面什么东西都邮到她这,再由她带回去。
琪琪不会做饭,但每天回家她都会把菜买好、洗好、切好,规规矩矩地放在桌上,等男生回来。
这个姑娘从不谦虚也不低调,每天干了什么活都会在办公室说道一番。
她:昨天我切菜差点切到手了,他还回来那么晚。
我:切,你离家那么近。
她:可他足足晚了半个小时,我切的菜都不新鲜了。
我:你就没想过自己偷着做好,给他个惊喜?
她:不,我这么做他不是更惭愧了?
我:你是不会做吧。
她:可是我会切啊。
我特别羡慕他们的生活,和她对话的时候,总能莫名地轻松起来。
这些年,我们总是太关注房车这些身外之物了,而一个家,更多的是两个人奋斗的结果,彼此关系的维系。
相比于一间容纳百物的房间,我其实更渴望能过上这种平淡安稳的日子。
许多时候,并不是看到高楼才会想到家,而是遇见了那个想要一起生活的人,才会建立起一种对家的强烈渴望。
两个人一起努力奋斗,一砖一瓦地建造起自己的城堡,而后规律、节制地过日子,也是一种莫大的幸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