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说说
说说图片
文字控
治愈说说
心情不好
下雨说说
兄弟说说
句子大全
经典句子
优美句子
唯美句子
爱情句子
伤感句子
感悟句子
经典话语
情话大全
祝福语
伤心的话
励志的话
骂人的话
笑话大全
名言大全
名人名言
励志名言
读书名言
哲理名言
经典语录
经典台词
诗句大全
经典诗句
爱情诗句
伤感诗句
唯美诗句
当前位置: 个性说说 > 微小说 >

永远的思念(2)

时间:2017-05-13 11:35来源:个性说说网 作者:佚名 点击:

陈振华轻轻地俯下身子,低头吻着她的秀发,觉得她的头发好香好香,他就要醉得站立不住了。可是,军人的理智和抑制力又使他挺直了腰干,缓缓而坚定地摇了摇头。第二天一早,他就回了舰队。

接下去的日子,李碧薇这个痴情的姑娘每天都要到海边瞭望一阵,哪怕远处有一点船只的影子,她的脸上都会掠过一阵惊喜,总希望着奇迹出现。可是结果却总是失望。李碧薇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去寻找陈振华,哪怕走遍天涯海角,也要把他找到,只有和他在一起,人生才是幸福的。这个决定在家里一传开,顿时就炸开了锅,可家里任何一个人的劝说,甚至连老母亲以死相逼,都没能改变她的决心。

就这样,李碧薇踏上了寻找陈振华的漫漫征途。综合各方面的情况看,陈振华他们舰队的去向只有一个,那就是往南去了。可到底去了哪里,谁也说不清楚。李碧薇唯一的选择只能往南走。

1949年一个夏日的黄昏,她终于走到了长江北岸的浦口。在李碧薇到达南京城后不久,身体实在扛不住了,她感到头晕目眩,口干舌燥,两条腿软绵绵、轻飘飘的,没有一点力气。终于,她眼前一黑,身体重重地倒了下去,什么都不知晓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李碧薇慢慢地睁开眼睛,发觉自己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身上还打着吊针。一位青年学生模样的人站在病床前,微笑地看着她,说:“你终于醒了。”李碧薇虚弱地问道:“你是谁?我怎么会在这儿?”“我叫张达坤,是中央大学物理系的学生。前天傍晚你晕倒在我们学校的后门口,是我把你送到医院里来的,你都昏睡两天两夜了。对了,你在昏迷中不停地念叨要找陈振华,陈振华是你什么人?他在什么地方?我能帮助你吗?”

李碧薇说:“非常感谢你救了我!陈振华是我的表哥,就在南京或上海这一带,具体地址我也说不清楚。”姑娘敏感地觉察到南京城已是共产党的天下了,只好隐藏了陈振华的身份。张达坤说:“南京、上海那么大,没有具体的地址,太难找了。那么你家在什么地方呢?听口音你好像不是本地人。”李碧薇说:“是,我不是本地人。我家在东北,我是从辽宁到这里来找我表哥的。”张达坤说:“啊!从辽宁到南京有几千里路,又是战争时期,你真的太不容易了。”他发现姑娘似乎有难言之隐,便不再多问了。

在往后的日子里,张达坤只要有空闲时间,就会去医院看望李碧薇。在进一步的交谈中,李碧薇觉得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不像是一般的青年学生,倒像个共产党,因为她听说共产党都特别乐于帮助有困难的人。张达坤确实是中央大学里的地下党。李碧薇病愈出院后,两人之间有了更多的往来,日子一久,大家心里面都多了一点点谁也不愿意说破的情愫。此间,张达坤还为李碧薇找到了一份小学教师的工作。

1950年5月底,人民解放军已经消灭了中国大陆上的全部国民党军队,可李碧薇仍然没有陈振华的半点消息。张达坤每每问起陈振华此人,李碧薇总是支支吾吾,张达坤隐隐地感到陈振华这位“表哥”很有可能就是她的心上人。就在这个时候,党组织准备安排张达坤到军队里去工作。去部队报到的前一天晚上,张达坤向李碧薇委婉地表达了他的感情……姑娘的心扑通、扑通地跳着,羞红了脸蛋,几乎不敢抬头看他一眼。

李碧薇分析,根据陈振华的性格,估计他十有八九是葬身海底了。退一万步说,即使陈振华命大,平安到达了台湾,根据当时的形势,他们两人也犹如生死两茫茫,天上地下永远相隔,今生今世再也没有相见的缘分了。而张达坤不但在她病重的时候救过她,还给了她许多生活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宽慰,与这样的人在一起,生活是稳定的,也是充满安全感的。就这样,两人终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再后来,张达坤被调到了某军事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不久便走上了领导岗位。妻子李碧薇也作为随军家属,进入这所院校的图书馆工作。老张的事业心很强,对家庭也很有责任心,是人人啧啧称赞的好领导、好丈夫、好父亲。一晃几十年过去,老两口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工资待遇不低,住房也较宽敞,日子过得蛮舒适惬意。可人有旦夕祸福,就在一年多前,老张因突发心脏病去世了。

为排解悲伤,李碧薇回了一次家乡。在家乡,她了解到一点有关陈振华家里的情况。据健在的老人们回忆:陈振华自1948年11月离开家乡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更奇怪的是,大约在1949年3月初的一天夜里,在事前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陈家四口人突然莫名其妙地失踪了。

远在沈阳的哥哥李奕博和嫂子,听说妹妹回到老家的消息后,老两口赶过来看望妹妹。大家见面后,哥哥和嫂子说出了一段现在才可以公开的历史。嫂子说:“我娘家有一个远房表哥,叫林志浩,前一段时间,从台湾到沈阳来进行商务考察。我和你哥哥请他吃了一顿饭,从谈话中了解到,他过去也在国民党海军里服役,上世纪70年代退役后,才开始做起了生意。”

哥哥说:“当他一提到在国民党的海军里干过,不知怎么搞的,我的脑子里立刻就想到了咱家乡的陈振华。我立即问他是什么时候在国民党海军服役的?他回答我是民国三十七年6月,他从葫芦岛海军舰艇学校毕业后,就被派到国军舰艇上服役。我又问他认不认识一个叫陈振华的人,他是辽宁人,也是葫芦岛海军舰艇学校毕业的。他一听笑了起来,说怎么能不认识呢,他们都在‘永泰’号护卫舰上服役,陈振华比他高一级,搞无线电通信,他是搞发动机维护的。林志浩还说,当年国军在东北全线失利以后,‘永泰’号护卫舰和整个舰队就离开了葫芦岛,抵达台湾的高雄港。到了台湾后,他与陈振华一直在海军基地共事,陈振华于60年代末退役,不久就去了台北。陈振华退役后,林志浩就与他失去了联系,连他的具体地址也不清楚。不过林志浩表示,可以托台北的朋友打听。”

嫂子又说:“我们知道了这些事情后,本来想马上打电话告诉你,可又一想,老张刚去世一年多,你还在悲伤之中,怕扰乱你的心情,就没说。”哥哥对李碧薇说:“你给陈振华写一封信,你嫂子知道林志浩的地址,让她把信寄给林志浩,委托老林想办法把你的信转给陈振华。我想老林一定会办到的。”临行之前,李碧薇写了一封短信,交给了兄嫂,随即踏上了返程的列车。

一个月后,李碧薇收到了一封来自台北的来信。打开一看,信封里除了信外,还夹着一张陈振华的近照。她仔细端详着照片,陈振华也老了,他微微地浅笑着,仿佛在对李碧薇说:“你找我找得好苦啊,真难为你了!”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小薇:

你好!当老林把你的信转给我时,那一刻,我激动得心都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了。感谢上帝,终于让我得到了你确切的消息。

从军队退役后,我就到了台北,做点生意。我有两个儿子,都已成人,现均在美国谋事。我的太太就是当年家里为我定下的那位“童养媳妇”,她也在美国与小儿子一起生活,我一人多年独居台北。

你肯定会感到惊奇,那位“童养媳妇”是如何到达台湾的呢?民国三十八年春节过后,在一个风高月黑的夜晚,我换了便装偷偷回到家乡,这也是我最后一次回到咱们的家乡。回到家里后,听说你已离家出走了,我只好带着父母亲、妹妹和“童养媳妇”连夜出逃,辗转来到台湾。

在与你彻底地隔绝音讯后,我的婚姻只能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了,这也算是对父母的一种孝敬吧!我与她在各方面差异较大,导致在感情上一直很淡漠,精神层面更是痛苦。当我得知你确切的信息后,情感的闸门打开了,感谢上苍又赐予我一个再续前缘的机会。

如果你同意的话,我即刻办理相关手续,尽早飞回大陆来看望你。我翘首期盼着你的回音!

随信寄上一张我的近照,让你看一看我那老态龙钟的丑样。

陈振华

民国九十三年四月二十七日于台北寓所

李碧薇读完信后,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此时,她更加感到怀念别人是一种心痛的美丽,被别人怀念是一种感情的负担。虽然老张人已经不在了,可他对自己一生的影响却很大,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陈振华与自己有半个多世纪未曾见面,况且他一直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下,他究竟有多大的变化呢?各方面的落差会不会令自己失望呢?

李碧薇正想得出神,此时,外孙女从学校回来了,清脆地叫了一声:“姥姥,我回来了。”接着嘴里哼唱起一首流行歌曲:“相见不如怀念,相守不如相知……”外孙女是完全无意识的,不过,李碧薇却听得泪眼婆娑……

------分隔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