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自律,叫快得起来、慢得下去(2)
时间:2017-10-04 11:52来源:个性说说网 作者:彩红
03
青姐是位快得起来、慢得下去的姑娘,整个人清爽干净、明媚阳光。
起初,青姐有一份朝九晚五的稳定工作,安逸久了,青姐想辞职挑战一下自己。
不少亲朋好友觉得青姐的想法近乎疯狂,但青姐说干就干,很快就辞职,找了份创业公司的工作,负责运营。
她很珍惜自己的新工作,为了适应新行业,在无数个进修的时光里,她能慢得下去,奋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水平,在自己的工作领域精益求精。
在工作中遇到棘手的事情,能够快刀斩乱麻抓住核心问题,迅速做出合宜的决策,而后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去执行。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青姐在公司中逐步成为举足轻重的人才,赢得了老板和同事、下属的敬重。
青姐并未固步自封,她又报考了心理咨询师,每天晚上固定1-2个小时学习,用了2年的时间拿到了证书,开辟了新的事业。
她做家务很快,尤其烹饪,不一会儿功夫就能做出两道家常小菜。
无论做什么要紧的事情,青姐都会第一时间完成,效率很高,这反倒为她赢得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她又很会享受生活,享受悠闲的时光,抛开所有的烦恼,全身心投入当下的自在空间。
和老公慢慢品茶,缓缓漫步,和孩子讲故事、做游戏,共享细水长流的美好。
她自己也会预留一些时间用来锻炼、保养皮肤、提高个人能力,并且持之以恒的坚持着。
回首过往,青姐曾遇到过很多迷茫、无助的时刻,但她坚信:不管怎么样,一定要非常努力,但千万不能着急。
青姐为自己所拥有和创造的幸福满心欢喜,喜欢自己的一切,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对快慢节奏的弹性把握。
一个人快得起来,他便不会给自己太多时间挣扎、纠结、拖延,也避免了因此而引起的自责、痛苦和挫败感,他会用敏捷的思想、执着的行动一点点向自己喜欢的状态靠拢。
一个人慢得下去,他便不会耐不住孤独、受不了欲速则不达的煎熬,更不会因为身在此心在彼而惴惴不安,他愿意去沉淀积累,洗尽铅华依旧人如少年,也会定下心来享受难得的悠闲。
04
任何事情都有轻重缓急,但是即便知道一些事情很重要,我们还是会在强大的惰性控制下选择拖延。
中国社科院一项调查显示:目前,80%的大学生和86%的职场人都患有拖延症。即十有八九的人被拖延困扰。
遇到机会,我们习惯于掂量要承担的相应风险,反复权衡,以至于错过了最佳的时机。
纵然我们知道工作和休息同等重要,但还会为了生计等原因不断透支自己的身体,不肯慢下来,直到身体发出警示的信号。
说勤奋,我们可以忙个不停,甚至会晚上加班到凌晨两点;说懒惰,我们非得被截止期限催着,才能像上了发条一样运转起来。
说上进,我们意识到想学的太多了,愿意学各种提高的课程、看相关的书籍;说打退堂鼓,学着学着,我们就开始焦虑、浮躁,越看不到成果越想回到舒适区。
说改变,我们制定了大大小小各种计划,每想到坚持下去会有多大收获都会兴奋不已;说顽固,我们很快就变成三分钟热度,用所谓的计划没有变化大、计划太束缚来麻痹纵容自己。
而涉及到沉下心来、耐住性子做事,或者全身心放松,太多人根本做不到。
颠倒了快与慢,人生犹如在冰火两重天中穿梭轮回:拖延与烦躁为伍,瞎忙与焦虑同行。
要想活得漂亮、过得潇洒,必须辨析清楚做事情什么时候要快起来,什么时候要慢下去。
当事情错综复杂时,要迅速梳理其脉络,追根溯源,抓住最本质的东西,从根本上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你就不会做一些简单重复、日积月累也不会有多大提高的事情,避免了低效的勤奋。
当方法并不明朗,想想自己的目标,不断调整和优化行动方案,直到分解成一系列具体的小行动,固定时间段迅速执行。
在行动过程中时刻提醒自己,要不断精进,不断提高;在休息过程中就要全面放松,什么都不用去想。
在生活中养成快得起来、慢得下去的习惯,你会成为高层次自律的人,张弛有度,在忙碌与悠闲间轻松自如地切换。
不管做什么事情,告诉自己:快得起来,不纠结;慢得下去,不焦躁。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