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说说
说说图片
文字控
治愈说说
心情不好
下雨说说
兄弟说说
句子大全
经典句子
优美句子
唯美句子
爱情句子
伤感句子
感悟句子
经典话语
情话大全
祝福语
伤心的话
励志的话
骂人的话
笑话大全
名言大全
名人名言
励志名言
读书名言
哲理名言
经典语录
经典台词
诗句大全
经典诗句
爱情诗句
伤感诗句
唯美诗句
当前位置: 个性说说 > 微小说 >

陪不出的人品(2)

时间:2017-09-20 10:49来源:个性说说网 作者:佚名

当晚,两个小家伙又比赛吃了不少东西。临走时,裴太太给了不少吃的让胡大婶带回去。

胡大婶带着魏小宝还没有走多远,就听见管家的喊声,让她回来,裴老爷有话说。胡大婶带着魏小宝进到客厅里,裴算欢和太太都在等着。裴算欢沉吟片刻,说:“胡大婶啊,是这样的,你也看到了,我家俊宝有你家小宝作陪,肯吃饭了。干脆这样吧,你家小宝以后就来陪我家俊宝吃饭,当然陪吃饭也不是白陪的,按半个人头算工钱,你回家商量商量,回头给我回个话。”

这天大的好事还用商量?回到家,胡大婶把话刚一说完,全家一致通过。此后,魏小宝在家吃过早饭就和奶奶一起去裴家,中午陪裴俊宝吃饭,下午和他一起玩耍,晚饭后和奶奶一起回家。

这事看起来裴算欢亏大了,其实他精明着哩。儿子肯吃饭,身体长好了比什么都好,不就是白养一口人吗?他又不是养不起!

转眼裴俊宝到了需要接受启蒙的年龄,裴算欢花高价请了有名的赵先生教儿子读书。可是裴俊宝是个调皮捣蛋的主儿,赵先生谆谆教导,他却充耳不闻,反倒捉弄赵先生,不是在赵先生的茶壶里撒上辣椒面,就是在赵先生的座位上滴上墨汁。赵先生看在高额年俸的分上,把脾气憋在肚子里。教了几天,裴俊宝一个字都不会写也不会念。

有一天,赵先生看见趴在窗台上的魏小宝眼里满是渴望地看他教书,就招手让他进来,坐在裴俊宝旁边一起听课。赵先生教的是《三字经》的前一段,领读了几遍后,魏小宝背得丝毫不差,喜得赵先生连声叫好。

见赵先生夸奖魏小宝,裴俊宝不干了,大声嚷嚷也要背,让赵先生教他。也是奇怪,赵先生领读了几遍后,这次裴俊宝都记住了。赵先生总算看出来了,裴俊宝其实不笨,就是贪玩不上心,但是争强好胜之心很强,有魏小宝比着,反倒刺激他事事不甘落后。经过几天的教学,两个娃娃进步都不小。

裴算欢听赵先生说了这个发现,也悄悄观察了几天,又盘问了儿子这几天的学业,见他对答如流,心中无限欢喜,答应让魏小宝陪读。当然,赵先生的年俸也上涨了不少。

就这么过了几年,乡试时,裴俊宝和魏小宝都榜上有名。裴算欢高兴地请了四方乡绅,大摆谢师宴。借着酒劲,赵先生夸口说:“东家,不是我吹嘘,你家的这两个学生让我调教下去,金榜题名那是迟早的事。”

裴算欢听了,自然非常欢喜,他家祖辈就没有出过中皇榜的读书人,看来光宗耀祖的希望就寄托在儿子身上了。但是,他心里也打起了小九九,非亲非故,凭什么为魏家培养一个读书人?再说,儿子也长大了,独立性强了,可以不用魏小宝陪读了。于是,裴算欢发话,从今往后,魏小宝不用来陪吃陪读了。

但是事情说起来就是那么怪,没有魏小宝陪读,裴俊宝的学业就没有了长进。过了一个多月,赵先生找到裴算欢,恳求说:“东家,魏小宝就是公子的魂,看来还得把他这个魂请回来。”

裴算欢想了想,罢了,干脆认魏小宝为干儿子,将来魏小宝出息了,当干爹的脸上也有光,这样也不算白养他一场。他当即托人送礼说合,认下魏小宝这个干儿子。此后,魏小宝掉进了福窝里,除了回家睡觉外,吃喝穿戴都由裴家供应。

赵先生还真没有吹牛,后来裴俊宝和魏小宝一路秀才、举人考下来,最后双双高中皇榜,成了进士。

裴算欢高兴之余,也没有忘了打点,当下拿出钱财托乡宦疏通,为裴俊宝和魏小宝在京城里谋了不错的位子,正所谓天子脚下好做官嘛。裴算欢之所以也为魏小宝在京城里花钱谋了个位子,是因为他担心儿子不好好当官,有魏小宝比着,可以逼着裴俊宝上进。

裴算欢这个如意算盘还真打对了,有魏小宝做标杆,裴俊宝跟着学,比着求上进。两人兢兢业业做事,没几年,裴俊宝和魏小宝都升官了,得到皇上重用。裴算欢把家产委托亲戚看管,和太太双双进京到儿子家里养老去了。魏小宝的父母则在老家跟着魏小宝的兄弟过日子。

这一年,河南和陕西闹起了灾荒,皇上颁旨,开放国库,放粮赈灾。裴俊宝被委派到河南救灾,而魏小宝被委派到陕西救灾。

花了几个月时间,两地的灾情得到缓解,两人先后回京复命。

可是裴俊宝回京后,却被皇上下旨关进监狱,等待审理发落。裴算欢一打听,裴俊宝犯了贪污的大罪,他用库银向民间购买赈灾的粮食时,用大斗进;向灾区发放救济粮时,用小斗出,中间多出来的粮食,被他变卖私吞了。

这个罪过不小,龙颜震怒,加重處罚,除了没收家产,还被判处死刑。

处斩那天,送裴俊宝上黄泉路时,裴算欢大哭着说:“儿啊,本想着你当官光宗耀祖,没想到白发人送黑发人哪!”裴俊宝狠声说:“这都怨你!”裴算欢一愣,问道:“怎么怨起我来了?”裴俊宝含泪说:“你借粮给佃户时,不也是大斗进小斗出吗?这是跟你学的!”

裴算欢确实是这样,他发家致富就是靠处处算计来的。每当佃户断粮向他租借时,他就在斗底里加一层木板;佃户还粮时,他就把木板撤去。干这种事情时,他从来没有避着儿子,没想到这种算计之术却被儿子学了去,最终断送了前程,还搭上了性命。

裴俊宝死后,魏小宝把干爹、干妈接到家里养老,也收留了裴俊宝的妻儿。裴算欢心里还是比较欣慰的,算是没有白养魏小宝一场。

魏小宝在这次赈灾中表现不错,他发放灾粮时,亲自坐镇,担心贪吏们在斗里做手脚,事先都要检查斗,发放的灾粮没有出现缺斤短两的现象。同时,他还因地制宜地想了很多缓解灾情的办法。魏小宝后来得到皇上的嘉奖,被升为礼部侍郎。

在庆祝魏小宝高升的家宴上,裴算欢想起儿子裴俊宝的下场,说了不少感慨的话。魏小宝说:“干爹,我这次不辱圣命,其实也是受教于你的大斗进小斗出的方法。”

裴算欢不明所以地看着魏小宝。魏小宝解释说,当初他家青黄不接时,也是到裴家借粮,每次借回来后,他娘都重新量过,不够数。每当此时,娘就告诫他,以后读书出息了,不要像干爹裴财主一样,欺诈贫苦人家。所以,这次赈灾,他就特地检查斗,避免奸诈的属下用斗来做文章。

听了魏小宝的话,裴算欢一张老脸臊红起来。不过此时,他也明白了一个道理:饭,可以陪着吃;书,可以陪着读;官,也可以比着做。可是,人品是家长不经意间言传身教出来的,那是怎么也陪不出来的!

------分隔线----------------------------
相关文章